三个顶点分别为单位面积的孔数(n),充换充换孔隙率 (ρ)及曲折因子的倒数 ()。其中,光储高温电解水、共电解 H2O/CO2制备合成气燃料是SOEC的主要应用方向。机理分析表明,等创蜂窝电极优越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OER过程中极快的氧气生成和扩散动力学。
而进一步提高电极孔隙率常以牺牲机械强度为代价,吉林将积极探为保证电极的强度,传统多孔电极的孔隙率一般控制在40%以内。(b) 蜂窝LSC-YSZ电极结构示意图(honeycombLSC-YSZelectrode,省能索光式HE-LSC)。
源局用模(g) 800 ℃时HE-LSC电极和文献中其他电极的极化阻抗与孔隙率的关系图。
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制备出一种仿生的SOEC蜂窝结构电极,充换充换并成功在高温和大电流的苛刻条件下长时间运行。光储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等创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创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吉林将积极探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近期代表性成果:省能索光式1、省能索光式Angew:量身定制聚醚砜双极膜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渗透能发生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闻利平研究员和Xiang-YuKong从相同的PES前体合成了带负电荷的磺化聚醚砜(PES-SO3H)和带正电荷的咪唑型聚醚砜(PES-OHIM),并采用无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和旋涂(SC)法制备了一系列双极膜。通过控制的定向传输能力,源局用模如单向渗透,双向未渗透和双向渗透,也可以获得不同孔径的PES膜梯度。